如何设计微波或光子通信中的非互易设备?米乐 M6米乐
otemporal modulation, 时空调制。这种效果能够打破互易性,用来设计微波或光子
基于两个金属换的简单谐振超表面,Floquet仿真可得两种圆极化的谐振频率一致:
这里是要添加8个变容二极管,用0.1GHz的电压控制电容值,每个电容之间有相位差,所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结构电容性进行调节,达到改变谐振频率的目的。
这里多设计两个滤波电路,增加二极管和三维结构直接的隔离。这里可用S参数任务查看加上这些被动元件后的S11,可见谐振为8.6GHz,和没有电路时的8.9GHz差不多。
可用频谱线任务或瞬态任务,细节就跳过了,直接上两个方法用的电路和关键结果。
对比两个方法S11,结果一致,可见已经将0.1GHz调制进8.6GHz的谐振中: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侵权投诉
技术结合的产物,它在射频(RF)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技术相融合的学科和技术,其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激光和光纤发明之初[1],随着超高速光纤
具有损耗低,抗电磁干扰,超宽带,易于在波长、空间、偏振上复用等很多优点,目前已实现了单路40~160
回传带来新的挑战。节点间直接可视距传输并非一直可行---这就提出了接近
技术的日益成熟,两者间的相互渗透成为一种需要并逐步成为可能。在现有器件条件下,在100GHz带宽范围内,电、光模拟信号可以很方便的自由转换,在光域对模拟信号进行选频
的应用 /
频率测量 /
信号处理与传输的卫星有效载荷系统存在体积大、质量大、易受电磁干扰、速率低、带宽瓶颈等不足,将
信号处理技术 /
传输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史保森教授、丁冬生教授与南京大学夏可宇教授和日本理化所的Franco Nori教授合作,利用室温下的原子系统实现了超越
传输中取得重要进展 /
转换。利用两个光学模式和两个机械模式通过光力相互作用构成闭环四模元格,这四个模式具有完全不同的频率,分别为388 THz、309 THz、117 MHz和79 MHz。
#国产芯片替换避「坑」指南 GD32替换STM32需注意的10大要点(下)@硬声小助手
Postgres Operator在K8s上构建高可用PostgreSQL集群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