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青春“艺”绽放共赴中国美院创新设计学米乐M6 米乐院2023毕业展盛宴
初夏之季,全国各地高校纷纷迎来毕业季,一年一度的“美院毕业季”也正式拉开大幕。美院毕业展不仅是广大学子展示学习成果、表达创作观念与艺术思考的重要窗口,更是展现学校教学水平、传播办学理念的亮丽名片。而作为学科专业建设成绩均位列全国艺术类院校首位的中国美术学院,其历届学生毕业展的含金量毋庸置疑。6月1日-6月7日,中国美院创新设计学院2023毕业展浙江展览馆展出。融入更多创意元素和时代主题,这场充满青春想象力与艺术感染力的展览,也为所有参观者打造出一场集观赏性、互动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美学盛宴。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好的艺术作品更应当融入到社会,面向大众。正是秉持这个理念,2010年,中国美院就开全国艺术院校毕业季之先河,把毕业展从“独乐乐”变成了“众乐乐”,让更多人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全美院应届毕业生的创作。此后,随着“溢出校园”的办展理念成为共识,以“将杭州建设成为一所‘无墙的学院’”为目标,中国美院毕业展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主题更为鲜明,参展空间变大了,创作的可能性也更多了。
以2023毕业展为例,今年中国美院以“大脑花园”为主题,旨在探讨在AI图像大量生产的当下,如何从中探索创造的密码,从而发现并耕耘好自己的“大脑花园”。备受关注的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2023届毕业设计展共有192组作品在浙江展览馆展出。学院则以“合作者”为分主题,共同讨论艺术与科学的合作,AI与人类共创的合作,生物基因进化中的合作,社会设计中的合作,文化、经济、历史中的合作。其深层内涵就是:这一切是不同的人、事、物,在同一时空追寻人类“大脑花园”中跋涉的印记,在艺术的花园中呼朋唤友,在自己的“大脑花园”中扎根现实、感悟人间、憧憬未来。
在中国美术学院2023毕业学生展2500名学生展出的3000多个展品中,荣获银奖的作品《井澳之域》获得好评如潮。这件作品由中国美院创新设计学院城乡策略工作室傅新羽、江子祎、袁艺湲、陈颖、袁丽、周舟组成的小组创作,指导老师:姜珺、王志磊、米乐M6 米乐张婷,其整体是一条巨大的船。他们针对澳门地区产业多元化和城市更新的迫切需求,聚焦澳门荔枝碗旧船厂片区及其与内陆横琴之间的井澳海域,选用“茶与舟”为文化内容生产驱动,作为触媒激活云南(茶)与澳门(舟)的地域文化与产业资源,更新活化澳门荔枝碗旧船厂及周边村域。
一群才华横溢的青年学子,将对艺术、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独到理解融入到了作品创作中。主创团队中的袁丽,是一位来自水乡的姑娘,充满灵性、热爱艺术的她不仅专业技能出众,更富有极具创意的美学想象力。中国美院的创新设计学院以“艺术、科技”高度融合的创新设计学科为主体,培养出像袁丽一样具有理解未来新视野和全球设计新见解的创新设计人才,也让《井澳之域》这件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和时代特色。
袁丽在接受采访时就回忆了创作心路。她和团队成员在大三时期参与“澳门123”项目,在了解澳门造船业新衰史的过程中激发了灵感。这件融入多种元素的毕业作品也寄托了年轻学子的美好愿望,他们不仅希望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和共鸣,以此为空间载体,构建澳门“茶与舟”文化产业平合与社会设计平台,更希望这种文化交织交流的课题可以真正服务当地,辐射周边,并以澳门米乐 M6米乐为一个地域性文化传播窗口,最终将中华文化传播于世界。
《井澳之域》从灵感酝酿到创意设计,它的成功与出彩,也折射出中国美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理念。袁丽在采访中就坦言,中国美院不仅教会了他们过硬的专业知识,更是提供了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平台。学院鼓励同学们找到兴趣点,在学习生活中以更多的自主内驱力,在高度自由的制度下,通过选择组员合作的方式去与不同专业的同学进行一个米乐 M6米乐思维上面的碰撞。
青春正在绽放,梦想即将飞扬。在近百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美院始终以学术为公器,互相砥砺,并行不悖,营造了有利于艺术锐意出新、人文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创造出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一场创意十足、精彩纷呈的毕业展,让艺术与人民共情,大学与城市共融,教学成果与社会共享。围绕着“勇攀艺术高峰,勇担时代使命”这个永恒命题,立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中国美院也在着力发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艺术新人,引导和启迪更多青年学子思考当代中国文化于社会发展问题,持续交出高分答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