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 米乐有闻画丨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为什么要学雷锋?这是最好的答案
今天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离开了我们半个多世纪,有人或许会问,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学雷锋?在这篇文章里,你能找到答案。
在旧社会里,这户贫苦的农民家庭受尽地主压迫,家人先后惨死,不满七岁的他独自挣扎存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乡政府保送孤儿雷锋免费读书,不用再乞讨、流浪。他如饥似渴学习着文化,也将这份恩情铭记在心底,用此后的每一天和满腔的热诚去报答。
为了支持国家建设,成年后的雷锋从湖南到鞍钢当工人,又到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20岁,响应祖国号召,雷锋参加了人民。
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执行公务时不幸牺牲,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
1963年3月5日,为雷锋的题词“向雷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后来,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雷锋纪念日。
六十年过去了,直到今日,《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依然是每个人童年必不可少的启蒙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雷锋个子矮小,却把吊车开得最好,他文化程度不高,却把出名的“油老虎”改造成节油标兵车。
在刺骨的风雪天里,米乐M6 米乐雷锋主动要求保养车辆,手和铁质机件粘在一起,伸进汽油里针扎一样的疼,他野外苦战八个多小时,终于保证了车辆能够随时开动。
战士乔安山的母亲病了,他从银行里取出自己的钱,买了一包饼干送给他,当乔安山回到家中,打开饼干包时,发现里面还放着十元钱。
一天晚上紧急集合,战士韩玉臣的棉裤被汽车电瓶的硫酸烧了个窟窿,回宿舍他倒下就睡着了,雷锋却拆下自己的帽里子,给他把破洞补起来,补完又轻轻地盖在韩玉臣身上。
天暖了,连队里发放夏衣,每人两套,发到雷锋的时候,他却只肯要一套,要求把省下来的交给国家。
他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搪瓷脸盆、漱口杯几乎掉光了搪瓷,也舍不得买新的。
有人说他是“傻子”,他在日记里写道:“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祖国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是这样说的,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一生甘为人民当“傻子”的誓言。
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执行公务时不幸牺牲,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
无论在哪个位置,他都作为一颗革命的“螺丝钉”奉献了全部的热情,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湖南省望城县委机关,他既是通讯员,又是警卫员,还是勤务员集“三员”于一身。
雷锋虽然只上过“高小”,却自学完成了初中、高中的语文课程,担任工人夜校的语文教员。
工作之余,他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据《雷锋志》统计,他生前留下了177篇日记、37篇诗文、13封书信。
在鞍钢时,工友们时常邀请雷锋一同参加舞会,可平时油渍斑斑、打满补丁的工装与舞会氛围格格不入,怎么办?于是,他置办了一身行头,还特地去照相馆拍照留念。
皮夹克、毛料子裤、三节头皮鞋,当时最流行的穿搭雷锋统统Get,不过,舞会之外,雷锋日常极少穿这身衣服,直到部队演出才作为表演服穿上。
今年是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超1.15亿中国人通过网络投票,选出了278名“最美奋斗者”,雷锋名列其中。
有人落水,他跳进湖中;隧道塌方,他舍己救人;义务赡养孤寡老人,米乐M6 米乐好似亲生儿女。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新雷锋”朱伯儒;
面对数千户居民水电维修和房屋养护需求,他“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一干几十年。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弄堂中的“活雷锋”徐虎;
送医送药、倾情奉献,把雷锋精神传播到天山南北,架起党同边疆群众“连心桥”。——这是扎根新疆的好军医、有“当代雷锋”之称的庄仕华;
穿梭在大街小巷,义务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这是河南郑州的丁云新“的士雷锋车队”;
2020年12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建南社区年过八十的党员靳国芳为社区居民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