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的红利被年纪大的吃完了年轻人该怎么找出路?米乐 M6米乐
如果有兴趣翻我五六年前的一个回答,我自己懒得翻了,我说搞一个行业基层员工联盟,薪资透明化,保护新员工权益。
这个行业的基本面 就是靠忽悠诈骗来维持运营,顺便让老板换法拉利跑车。
在我14年毕业那会儿,我的薪资是5000到手一个月,我同学有4600一个月的,在上海,在济南还有拿2000一个月的。
一直到16年初,都还有哈工大的为了抢我的岗位,愿意用6000稅前一个月来抢。
线年的时候应届本科生已经到手7000一个月了,哪怕民办三本,工作一年一万月发以上是基操。
但和当年又有所不同,我亲戚电力设计院退休的,他们当年是955,国企编制,退休了还老当益壮,退休金比我当初工资还多。
现在呢,五千块工资逼着你几小时内出图。我记得我身体很好的一个人,进设计院以后又是吐血,又是神经颤栗,肌无力 ,头晕目眩,每年检查费都是五千多。
当年华东某大型民企某华的老大得意地说:我们率先发起了价格战,把我们公司从二十几个人做到了一千多人。
其实我工作第三年就想转行,一直搞副业。只是赶上行情好又留下来几年,最终发现设计院狗改不了吃屎。
别问我转行干了啥,当年副业转正,小本生意,收入只有当年设计院一半不到。但是爽。自然醒,时间灵活。
在目前经济趋势下,未来灵活就业是基本态势,工作会兼职化,掌握一门过硬的手艺很重要。
昨天去修电脑,换个风扇,600一次。生意好的不得了,关键维修人员下班就跑。我老家平均薪水三千多,理发匠一个月到手一万二,以后这些技术工人的收入能和办公室民工持平甚至更高了。这就是手艺的力量。
不是设计院的红利被年龄大的吃完了,而是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所致,因为过去几十年,我们国家的基础建设并不完善,人民的住房水平有待提高,道路交通还有很多地方没有修通。并且高等教育没有培养出像现在这么多的土木学生,所以只能说是上一代土木人吃到了土木的红利以及时代的红利。
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现在的我们国家还会像几十年前那样会有那么多的项目需要建设吗,还会有那么多的新生儿需要住进我们设计的房子吗。而设计院却比几十年前多了好多好多倍,所以咱们这代土木人吃不到红利难道不应该吗,换种思路,多想想出路,比盯着老员工手里拿的那三瓜两枣有用的多。以后项目越来越少,领导就算对甲方再tian,也会有很多设计院失去竞争力,覆巢之下没有完卵。还是趁着年轻跳出去吧,再走下去有什么路呢。
绝大多数设计院是一个以经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 只存在老板挣钱,其他人挣工资。 大家说的红利,其实是行业红利, 项目多、设计单价高、成果要求低。 这个和九十年代卖服装 二千年干装修并没啥区别。 大多数刚从业进入设计院的人觉得上面领导干的很轻松挣钱又多,自己天天画图还受气心里不平衡,其实老板也不平衡。 老板每天都想怎么把这票人干掉。
你别觉得我在开玩笑,对于一个盈利为目的的经营主体,降本、增效、提质不是一句口号,都是围绕多赚钱来的。这些人是成本,把这些人干掉如果对公司经营没有影响,干掉了就可以多赚钱。
在上海有个头部私企设计单位,叫地华设计。 疫情前,每年都会组织设总、主创、技术所长、管理所出去旅游学习,更高级别集团管理带队,十几天,欧美。
这看似是一个福利,其实更是一个考核。 首先干的自然是考察你在生活状态下,外出集体活动中的待人接物 举止言谈,哪些人可以提拔更上一层楼,哪些人就是你目前的职位上限。 比在公司状态下更能从另一个维度去判断,很多看似是个人能力,其实是公司平台能力,可能都是高学历人才,也分书呆子和八面玲珑,有时候到了一定职级就需要更有那个level感觉的人去驾驭。
另一方面,把你从项目中脱离,感受当项目没有你以后运行是不是顺利。 如果顺利,说明下面的专业负责人和助理主创已经可以接的住甲方搞好后方,这些人可能就是下一批潜力股。
如果不顺利,鸡飞狗跳 人死牛瘟,那就有更多可以分析。 公司为什么要不断提拔新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年轻人没钱,没积累,但有欲望,需要通过在其职位大干特干获得更多收入,自然也为老板赚更多钱。 那些积累了一些财富的,脾气大了、委屈不能受了、开始要甲方讲道理了,并不能适应当下的经营环境。 所以,你说年轻人没有机会,可能只是你还没有做好准备,你的老板比你可能更希望有年轻新人能走上台前。只是这一切都需要积累。
第一,前辈们把活干完了。中国的基建速度快,三十年走完别人一百年的路。所以大基建快结束了,前辈们都还没退休呢。
第二,他们把行业的技术进步空间干没了。在大概二十年前,设计人员地位很高。为什么?就是因为会的人不多。这么多年发展下来,不管是建筑、电力、市政等等,都没什么可更新的,技术人员越来越不值钱了。所以二十年前,设计人员甚至能以技术入股创业,现在,祖传图纸而已。
第三,年轻人面对内卷怎么办?尽可能的掌握更多的技能,你会设计,那我学经营、管理甚至是投资。提高自己的多样性。
1.985.211本科及以上不要进任何与地产相关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建设,咨询,设计,施工,监理,平台公司等
2.双非一本,尽量不要进本行业,没找到更好的方向前,可考虑建设单位,平台公司等甲方单位过渡。乙方单位均不建议。
3.普通本科,优先甲方单位,其次设计,咨询等乙方单位也凑合。施工嘛,工作环境看能不能接受。
4.本科(不含)以下,还是可以在行业内混一混的,毕竟想转行,出路也有限。
这恐怕不光是设计院,几乎所有的单位不都是这样吗? 年纪大的那帮人,赶上了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增长,并且占据各个岗位要职,年轻人哪里能看到希望? 最近天天给我推送说设计院不好的问题。我只想说,现在啥行业好干?啥行业可以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搜出来一堆说这个行业不好的文章。
有人说从设计院出来考编,可以,前提是得能考上。再者,如果家里没钱,自己还要面临买车买房结婚生子的压力,自己掂量掂量编制里的那点收入够不够。
再就是有人去施工单位了,也可以,只要你能忍住常年蹲工地不回家就行。 除此之外,再干啥去呢?送外卖?送快递?当保安?摆摊?
2020年秋天,我去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参加校园招聘。看到了上海市政设计总院,他们是内部几个设计院分开设点招聘,后来到中午收摊的时候,跟他们闲聊。他们说,他们也没招到多少人,离预期的差额有点多。我当时就在想,设计行业确实不行了,连上海市政设计院这种头部企业都招人困难了。
我毕业那个时候,班上最终能去上海市政设计院的只有2人,因为当时就只招这么多名额。班上约有1/4~1/3的同学去了施工单位,再看2020年,来招聘的施工企业一家都没有。现在施工企业校招的主要方向已经是那些双非一本或二本院校了。
之前也是在网上看到很多抱怨说就业压力多大,去招聘现场一看,不是那么回事啊。
设计院的行情确实在下滑,这是大环境决定的,并不是被年纪大的吃完了。以前是顶尖人才去设计院,现在是顶尖人才热衷于去科技企业,包括在招聘现场我也看到了很多科技企业,搞无人驾驶的,搞智慧交通的。
现在的设计院属于中间层次的职业方向,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6月11日据大皖新闻,安徽多地遭袭击,51个站出现8级以上阵风,最大枞阳沙驰站26.6ms(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回应每经:年轻人不愿生育不仅是成本高,以家庭孩子中心文化转变为自我中心文化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影响重大
网传中铁三局董事长搂美女逛街,女子身份曝光,一张照片看出线分,曾志伟遭毒打,缝29针险丧命,隔月容祖儿被带警局
苹果太抠 升级256GB竟要1500元!国产都卷疯了:4TB硬盘只要999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