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方案米乐M6 米乐首次公布 中外专家齐支招
米乐M6 米乐米乐M6 米乐济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晓刚说,2015年7月,市委十届八次会议提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城市发展目标,着力打造全国区域性经济中心、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开放战略、融合战略、聚焦战略三大战略。其中大力实施聚焦战略,要求推动资源聚焦、产业聚焦、政策聚焦、区域聚焦,举全市之力打造高标准中央商务区,建设展现山东经济大省形象的标志性区域。
创新规划体系,建立大平台工作机制。确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的总体思路,“两线并举”,以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及导则、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详细规划等为主线,战略定位与功能业态、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利用、市政配套、景观环境设计等专项规划作支撑。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和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规划设计管理平台,采用“大平台操作、一体化管理、专业化分工”的工作模式。
集合优势资源,坚持多头并进。集合美国SOM、麦肯锡、新加坡雅思柏和华东院等国内外一流机构,借鉴伦敦、东京、芝加哥、新加坡、广州、天津、武汉、珠海等城市商务区的先进经验,以规划优化提升为核心,同步开展了多项规划研究。对中央商务区的城市设计、战略定位与功能业态策划、地下空间、综合交通、市政规划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的规划研究。
科学编制城市设计、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组织SOM公司与规划设计管理平台通力协作,准确把握CBD定位、格局、规模等要素,以规划优化方案为基、以功能业态策划为魂,结合地下空间利用及轨道建设方案,编制形成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成果,为打造代表现代泉城风范、能有效支撑未来开发建设的的“高峰”提供规划支撑。
彭一刚,中科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彭一刚教授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建筑创作理论和方法研究;彭一刚教授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进行建筑创作实践,为创造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的建筑风做出了贡献,被授予国家勘测设计大师。鉴于其在建筑创作和理论研究及建筑教育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彭一刚曾获建筑界最高奖项——梁思成建筑奖和中国建筑教育奖。主要设计作品有天津大学建筑馆、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天津水上公园熊猫馆、山东省平度市公园、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伦敦中国城等。
周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恺先生崇尚简单而充满智慧的建筑,设计策略简单有效,空间适度,结构巧妙而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种种限制资源,在强调个人追求的同时考虑建筑的社会责任。在一种举重若轻的操控下,回归建筑本源。周恺先生的作品尊重城市与环境,希望建筑在表达个性的同时能谦逊地融入整体,希望强化建筑设计概念,强化建筑的建造,关注建筑的真实性。主要项目设计有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总医院(北京301 医院)、东莞万科塘厦双城水岸居住区及商业中心、北京前门大街商业街区、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天津于家堡金融区、天津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抗震纪念园、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图书馆、东莞松山湖凯悦酒店、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与美国SASAKI公司合作)、唐山机场新区城市设计、苏州科技城发展概念规划、昆山市概念性总体规划、山东曲阜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于家堡金融区等。
汪孝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院建筑创作中心主任。汪孝安先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先后参加、主持、指导了百余项大中型项目的设计工作,在十多项重要工程设计中担任设计总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他的项目设计或方案设计有二十余次获全国、部、市级奖励。主要项目设计有上海广播电视国际新闻交流中心、上海市电视台电视制作综合楼、中国工商银行浦东金融大厦(美国FFGL)、中组部办公楼、北京会议中心、武汉广播电视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荷兰OMA)、江苏广播电视中心、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08地块、湖北广电传媒基地项目。
ElizabethMichalska,美国Gensler事务所技术总监、全球超高层建筑负责人。Elizabeth女士曾在全世界多个大型建筑设计公司工作,参与了位于不同国家的各种著名国际项目,其中就包括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Elizabeth女士尤其擅长超高层外围护体系的设计及相关文件的编制,对外围护体系的各个方面均有深入的研究,并且与世界上主要的幕墙厂商都有过深度的合作。
张学孔,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暨研究所教授。张教授在交通运输专业领域耕耘多年,并长期致力于城市公共运输政策、运输经济及先进公共运输的研发与推进,在过去十多年致力于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机会,引领台湾的智能交通系统(ITS)发展与国际接轨。主要研究大众运输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经济与政策、智能型运输系统(智能公共交通、智能收付费系统)。主要项目设计有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永续能源项目,世界资源中心(WorldResourceInstitute)上海永续运输计划,世界银行城市交通项目,德国GTZ、亚银SUMA永续都市交通培训计划。
李建伟,EDSAOrient总裁兼首席设计师、东方园林首席设计师、东方ID首席设计师、美国注册景观规划设计师。李建伟先生在近40年的职业生涯中,在城市景观系统、区域景观规划、高档主题酒店、旅游度假项目、公共设施及社区居住项目等领域的规划设计中建树卓著。1996年,李先生加入国际著名规划设计公司——美国EDSA,在美洲、欧洲、亚洲、中东等多个国家有着丰富的跨国项目设计经验,赢得广泛国际声誉。2011年李建伟先生凭借在景观设计界的超高影响力以及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卓著建树,受邀成为中国园林第一股——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主要项目设计有迪拜 RasAlKhaimah度假区景观规划及建筑设计、奥兰多PeabodyExpansion酒店规划及景观设计、佛罗里达绿色丛林度假区、北京国际航空城景观设计、湖州南太湖中央公园景观设计、张北风电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媒体公园景观设计、樊城月亮湾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安徽阜阳颍河景观设计、湖北十堰泗河景观设计等。
边兰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边兰春先生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过程中,围绕城市设计、历史保护、住区规划三个主要方面,把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与城市住区规划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综合开展学术研究。主要项目及研究课题有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桂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天津市宜居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研究,天津市河北区总体设计研究,成都城市南部副中心城市设计,成都高新区孵化园规划设计,临海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什刹海烟袋斜街试点片区规划及施工设计,什刹海公共空间奥运综合整治规划,北京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整治与复兴城市设计研究,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题等。
朱子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中规院城市设计分院院长、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总设计师。朱子瑜先生一直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先后主持过包括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和国外城市在内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项目数十项,项目涉及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中央商务区、城市商业中心区、行政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地区、城市旧城区、城市滨水区、历史街区保护、新城和开发区等城市规划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领域,获各类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奖十余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参与我国城乡规划编制办法、注册规划师教材、城市规划设计资料集、城市年度报告和国外城市设计著作等的研究、编辑和翻译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后,代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现场负责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规划设计和建设指导工作。主要项目设计有深圳市宝安新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常州市新行政中心区详细规划、宁夏银川市总体规划、江阴市新中心区城市设计、重庆江北(CBD)城市设计、赤道几内亚行政新城规划设计、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城市设计、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刘元琦,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兼总建筑师。刘元琦先生带领建筑设计人员完成了数百项工程的建筑方案创作,个人完成了40余项优秀工程的方案创作。2006年,被市政府任命为济南奥体中心项目部设计总监。主要项目设计有济南泉城广场、山东医科大学科研综合楼、济南战役纪念馆、秦皇岛市“人民广场”、济南龙奥大厦、海阳亚沙会展览馆、海阳国际会议中心、济南经十路改造、城路改造、奥体中心项目、济南全运村项目。
济南中央商务区的土地使用理念简洁清晰,创建了一个以南北向连续的线性开放空间为框架的高密度商业开发中心。线性公园因地制宜,将整个中央商务区连为一体。南北向公园连同联系五顶茂陵山的东西向公园,赋予中央商务区鲜明的特色,也为市民提供优美的公园绿地设施。此外四个特色片区也规划有各具特点的开放空间。并且规划几处毗邻公园的文化设施,为片区打造鲜明的特性,同时在更广范围内为全市人民提供文化设施资源。
对济南CBD进行总体定位和业态策划的是美国麦肯锡策划公司,提出“齐鲁新海拔、泉城真活力”的发展愿景;并以“两核一芯一辅”作为产业组合结构;以新总部经济、金融+为两大产业核心,以创新、创业、创意的“三创”为产业发展动力,以现代商务服务业为服务助推产业;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7*24小时现代活力都心。以产业为导向,以人群需求出发,策划办公、居住、商业、酒店、文化体育、公共服务六大功能板块,秉承城市地标、生态社区、畅通都心、便捷街区、温情都市五大理念,打造好看、好用、好受的中央商务区。
在济南市规划局指导下,由华东总院(ECADI)和济南市规院合作开展了整体地下空间的规划研究工作。地下空间开发以人性化立体城市为规划目标,在高强度高密度的中央商务区域地下围绕轨道交通站点进行综合集约利用,依托功能混合、站城一体、景观垂直化等策略实现地上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发展。为疏解中央商务区大量到发交通,在中央核心区域规划建设地下道路,服务主要的商务办公功能地块。同时,有效连接地铁换乘站,形成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组团式相连”商业空间;并且打造全天候的地下步行系统。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地下空间开发原则,对3.2平方公里的地下空间进行统筹规划设计,核心引爆区域采用整体开发的方式,有效集约资源,提高效益;地下道路、地下综合管廊、整体开发区域共同开发建设。
济南市规划院结合具有济南特色的工作经验,在对中央商务区大量交通分析基础上,从外围路网梳理、交通流线组织、公共交通等各方面进行交通专项的规划研究。通过外围路网规划,分流过境交通、疏导到发交通,满足中央商务区对外交通联系需求,形成“向北疏导、东西分流”的路网组织模式。按照中央商务区以公共交通出行为主体的出行模式,规划轨道交通“四线七站”、BRT“四横四纵”走廊、常规公交高密度覆盖的“三网合一”的公共交通网络。
济南市规划院在规划中提出使用绿色高效的清洁能源系统,减少碳排放,满足CBD片区能源供给安全与生态环保需求。同时,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统筹布置相容市政设施,满足市政设施安全与管理需求,为CBD片区发展提供坚强的市政支撑。结合市政站点、用户需求及地下空间开发,规划构建发达的地下综合管廊网络,避免管道维修反复开挖路面,营造高效顺畅的城市管理形象;并且响应中央号召,打造渗蓄滞净用排融合的海绵城市。
彭一刚院士:城市设计起步晚,过去重视不够,重视单体建筑。通过城市设计,把济南整体规划和单体建筑之间,做沟通和桥梁,非常必要的。很好的特点,搞委托设计,不是竞标,城市设计复杂,不跟当地有关部门沟通,设计很可能是纸上谈兵,这次做的很好。国家很多政策要求多大规模设计必须通过竞标,但是城市设计委托设计比较科学。来济南,老残游记对济南有初步认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没有看到,有点失望。城市设计中,体现下老残游记的思路。济南名士多,自然风景外还有人文色彩,在设计中有所体现最好。小尺度设计好,太大的没有人气没有亲切的感觉。山东济南和青岛,两个城市历史发展不一样,济南相对传统,想办法跟青岛区别,各自突出各自的特色。
济南中央商务区规划范围北至工业南路、南至经十路、西至华阳路、东至奥体西路,总用地约3.2平方公里,总建筑量100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量 830万平方米。中央商务区是承载济南区域性经济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定位的优先平台,是反映山东经济大省发展实力、代表省会形象、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标志性区域。
按照市委市政府意见,美国SOM公司在绸带公园方案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城市设计与导则编制工作,进一步融合战略定位与功能业态策划成果,并与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市政配套等专项规划衔接,进行再创造、再提升、再细化,形成了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规划成果。着力打造融合共生的城市新区域,构建城市发展新高地、新标志,形成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极。
Elizabeth Michalska(美国Gensler事务所高级副总裁、技术总监、全球超高层建筑负责人)发言:
设计中融入很多当地元素,城市街道和网格设计很好。CBD中居住功能所占比例不低,在中国生活两年半,喜欢在室外、广场活动。CBd规划中有四块组团,怎样更好的做好社区的连续性。可居住性,天气空气的因素必须考虑到,CBD中间有一个通廊,可以做到空气流通性。东西走向,两座山之间有一个很好的连接,山和廊道如何更好的打通。南北、东西,都可以解决空气的走西。
张学孔(美国马里兰大学运输工程博士;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暨研究所教授;曾任交通部专任科技顾问兼科技顾问室主任上海同济大学访问教授)发言:
CBD的货运和物流,对生活品质非常重要,希望可以落实细化。此外,地下空间,尺度和范围可以再放大,地下车行空间可以往CBD的外围放大。最后一点,东侧、南侧都是济南非常重要的干道,交通拥堵,经十路、奥体西路拥堵。德国的斯图加特,也在类似的区域用立体的手段处理周边道路拥堵的难题,把重要干道做了下穿。可持续发展上,从经济、能源、水资源、废弃物回收,CBD规模有限,如何跟周边环境结合,是未来思考的问题。
宋卫东:投资促进局,抓好招商引资。超高层建筑是下一步招商的重点,麦肯锡全球资源招商。下一步市里出台产业政策、地域政策吸引企业入驻。
宋永徉:征地拆迁。CBd3.2平方公里,2500亩左右已拆完可以供开发,目前丁家庄片区30万平米正在拆迁,元旦前完成。中央商务区范围内全部拆迁在元旦前完成。
贾玉良:轨道交通。CBD一台机器,轨道交通是发动机。CBD人体,轨道交通是心脏。CBD高强度、高密度开发,人性化、慢行、绿色开发,四线七站,有中央枢纽车站,城市公园最核心地区。R3线奥体西路站点,明年开工。下一步围绕CBD片区加快推进。
宋卫东:各个区县资源合理配置,产业发展布局具体展开,不能各个区县都在做CBD,不能同质化。根据各个区县实际情况,合理进行配置。
专家Elizabeth Michalska接受记者采访(美国Gensler事务所高级副总裁、技术总监、全球超高层建筑负责人)
记者提问:您上午提到,CBD居住功能占30%,如何既宜商又宜居,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Elizabeth Michalska回答:我们有个说法:“最大化丰富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在我们生活中每做一件事都是用户体验过程,我在设计上会最大化争取这个目标,希望人们不仅喜欢在这工作,工作之余也有很多人聚集在CBD享受生活,希望这个能成为设计的主旨。中国的生活方式是很社区化的生活方式,应该继承这个传统,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Elizabeth Michalska建议:我在设计时考虑中国元素,山水融合,目前CBD和西边的山联系比较紧密,与东边的山不是很紧密,我建议西边和东边的山体景观能想办法打开。
朱子瑜接受记者采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朱子瑜回答:每个城市会形成相对较集中的商务办公集中区域,空置与我们盲目加快物质城镇化过程有关,所以城镇化中强调要人的城镇化,这还与需求有关,我们根据需求建设,理论上讲不会闲置,如果超过需求建设,可能会获得形象提升,但内容没有充实进去,会出现闲置。有时闲置也是暂时的,有人认为先规划后建设,。但一定要搞清楚真正的需求,明确区域在城市中的角色。
朱子瑜回答:牢牢抓住自然山水进行建设,和山水格局如何协调,形成自己城市山水协调的设计,这是避免千城一面的第一步。
汪孝安接受记者采访(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汪孝安回答:策划阶段不同,商业组成不一样。中央商务区办公占很大比例,西客站是交通枢纽旁边的商业,人来客往,中央商务区肯定不一样。
李建伟接受记者采访(EDSAOrient总裁兼首席设计师;东方园林首席设计师;东方ID首席设计师;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员;美国注册景观规划设计师)
李建伟回答:CBD容积率特别高,都是大型建筑,以往CBD基本以建筑为主,这次我想推新理念,尽管是CBD,也要自然生态,有水有植物有生态资源。济南水系可谓是全国水系最发达的地方,泰山下来支流很多,流入黄河,支流要保留下来,好好整治。济南水的整治很严峻,要花大力气去做。设计时就要把海绵城市的概念融入进去,我们的CBD就要和全国其他CBD不一样了。现在把南北向景观轴留下了,南北向能形成溪流,把山上的泉水引下来。不一定是大的水系,小水系也是美的。CBD虽然没有大河经过,但这条水系可以做的很漂亮。把泉的特色艺术的表达做出来,并与生活,户外活动结合。CBD周围很多山头,利用起来,山水结合。哪一个CBD边上有两个山,日出日落都能看到山?这个场景非常壮观。北边景观轴,更多和鹊山、华山、黄河,建立更好视觉关系。所以景观是有吸引力,能留给人生活的记忆,可以在这里安家。
李建伟回答:不见得会高,还有可能更低,因为很多理念是利用很多现有设施,让公园都低于地面,地面的水排到公园里,并不需要多少成本。而且用石子铺路,比铺花岗岩里造价还便宜。如果不是CBD建成以后再搞海绵设计,是很容易实现而经济的。
主要设计师Sean Kinzie接受采访(SOM公司 芝加哥城市规划副总监)
Sean Kinzie回答:欣喜是济南至深的历史和文化,设计联系到济南的泉水和古城。周围相对比较成熟区域,交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疏导交通。我们提倡的公交先行的开发模式,怎样利用现状和现状融合,而不是互相抵触,是最大挑战。
Sean Kinzie回答:济南空气问题我们也深有体会,我们在设计鼓励低碳排放,鼓励更多使用公交,集约有效使用能源,区域内制冷制热方面,在建筑上减少能源排放,也规划很多公园系统,地区微气候,东西南北风向能把污染物带出去,夏天南北风盛行把风带到公园降温,区域微系统很好。此外路网进行转向配置(东北倾斜),一方面和工业南路呼应,也是考虑到和气候冬夏主导风向吻合。冬季更多主导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Sean Kinzie回答:在这里可以选择各式出行方式,便捷和城市各区域联系在一起,不仅在这工作,还能走很短距离回家,还能经过超市、便利店,能便利的去购物娱乐的地方,我们不希望它只办公,夜晚黑灯,而是非常适宜生活。米乐 M6米乐米乐 M6米乐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